> 全面创新:加快苏州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

 开栏的话

  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苏州市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在我市各级引发持续热议。继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市委常委会会议后,9月30日我市又召开专题部署会,对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常委会会议精神,号召全市干部群众以实际行动,承担新使命、开启新征程。今起,本报推出“苏州勇当‘两个标杆’建设‘四个名城’系列报道”,聚焦苏州发展新思路、触摸发展新脉动,敬请关注。
  过去两个月,苏州在人工智能领域动作频频,引人关注。
  8月29日,苏州市政府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和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城市。
  9月7日,国内AI(人工智能)创业先锋苏州思必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发布会,正式推出DUI(Dia?logue User Interface)开放平台,开始规模定制化开发之路。该平台是思必驰首个全链路对话定制平台,让开发者可以依据需求定制人机对话交互系统。
  以科大讯飞签约落户和思必驰的飞速崛起等为代表,苏州正积极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
  贯彻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苏州市工作会议精神,苏州鲜明提出要勇当“两个标杆”建设“四个名城”,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和主攻方向。其中之一就是要突出创新驱动,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名城。
  这是苏州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抉择。如何在新一轮发展中把握主动、抢占高地?唯一的途径就是创新。就是要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果在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
  产业选择更看成长性爆发力,聚焦重点领域集中突破
  现代城市发展的过程,也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的过程。
  苏州在产业发展上处于全省乃至全国前列,苏州是全国第二大工业城市,产业基础好、门类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多、产值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要看到,苏州工业还处于大而不强状态,与先进地区相比,苏州的产业结构相对偏重,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还不够快。
  数据显示,在中国制造500强企业中,苏州仅有9家入围,大多还集中在传统产业;苏州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但核心领域的集成电路产业规模不到500亿元。
  对此,苏州有着清醒的认识:在产业选择上要突出重点、有所取舍。诚如省委书记李强所言:“苏州选择产业项目不仅要看体量、看规模,更要看产业成长性、看爆发力,看在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变革中的作为。”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乃翔指出,苏州各地在产业引进培育上要从自身比较优势出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最有条件、最具优势的重点领域集中突破,每个板块发展1至2个未来主导产业,加快形成特色竞争优势。
  放眼苏州,我们欣喜地看到,苏州这几年正加快产业布局、苦练内功,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处于喷薄欲出的前夜。
  其中,生物医药产业已经到了一个蓄势待发的阶段。2016年,苏州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完成产值729亿元,同比增长7.1%。当前,更需要我们进一步支持以信达生物、泽璟生物等企业为代表的行业领军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形成集聚度高、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打造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创业基地。
  “十年磨一剑”,苏州纳米技术产业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正逐步成为引领全球纳米技术创新的策源地。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截至2016年底,园区纳米技术应用产业取得丰硕成果,累计引进孵化纳米技术及相关应用企业407家,就业人数3.01万人,全年总产值383亿元。全市纳米技术产业接下来的目标也很清晰,即紧盯技术前沿,加强研发应用,推动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创新,在全球八大纳米产业集聚区中扩大自己的优势和影响力。
  前景非常广阔的人工智能产业,苏州积极抢占风口。立足商业应用,苏州正积极组织筹办人工智能产品博览会,争取更大的话语权,加快形成以科大讯飞、思必驰等领军企业为代表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
  按照目标,到2020年,苏州力争生物医药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纳米、半导体、光伏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超过1万亿元,培育年销售百亿工业企业40家、进入世界500强企业15家。
  继续提升创新浓度和密度,以关键技术突破引领产业高端发展
  产业优化升级,关键靠创新驱动。
 

觉得不错,分享到:
东旭国际文化传播(苏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20597号-1
公司地址: 苏州市姑苏区娄门路266号平江设计产业园15幢 邮编:215000
E-mail: dongxu19@126.com 手机:18962155558
home | sitemap | contact us
网站设计制作: 步乐网络      苏ICP备16001102号